設置原則設置伸縮縫時通常是沿建筑物長度方向每隔一定距離或結構變化較大處在垂直方向預留縫隙,將基礎以上的建筑構件全部斷開,分為各自獨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縮的部分,屋面伸縮縫構造:屋頂伸縮縫主要有伸縮縫兩側屋面標高相同處和兩側屋面高低錯落處兩種位置,當伸縮縫兩側屋面標高相同又為上人屋面時,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縫,進行泛水處理;為非上人屋面時,則在縫兩側加砌半磚矮墻,分別進行屋面防水和泛水處理,其要求同屋頂防水和泛水構造。
棚蓋縫處理應充分考慮變形方向,以盡量減少不均勻沉降后所產生的影響,防震縫在地震設防烈度為7-9度地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需設防震縫:毗鄰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破損原因分析:橡膠條安裝時很難達到理想狀態;主要錨固件,與梁體的預埋件連接薄弱,加之鋪裝混凝土較薄,后澆混凝土面層多缺乏振搗,密度和強度都有一定的問題,造成兩側混凝土容易破損;錨固區混凝土與橋面鋪裝連接強度不足,由微小裂縫發展至局部碎裂、脫落。
防震縫在墻身、樓層以及屋頂等各部分的構造基本上和沉降縫各部分的構造相同,另外要注意不應將防震縫做成錯口、企口等形式,以致失去防震縫的作用,墻體、樓地面、屋頂沉降縫構造:墻體沉降縫常用鍍鋅鐵皮、鋁合金板和彩色薄鋼板等蓋縫;地面、樓板層、屋頂沉降縫的蓋縫處理基本同伸縮縫構造,通過在建筑的結構薄弱部位和變形發生的敏感部位設置變形縫,用變形縫把建筑劃分成幾個在結構和構造上完全獨立的單元,進而達到保證建筑正常使用和保護建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