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器由灰斗、上箱體、中箱體、下箱體等部分組成,上、中、下箱體為分室結構。工作時,含塵氣體由進風道進入灰斗,粗塵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細塵粒隨氣流轉折向上進入中、下箱體,粉塵積附在濾袋外表面,過濾后的氣體進入上箱體至凈氣管-排風道,經排風機排至大氣。 清灰過程是先切斷該室的凈氣出口風道,使該室的布袋處于無氣流通過的狀態(分室停風清灰)。然后開啟脈沖閥用壓縮空氣進行脈沖噴吹清灰,切斷閥關閉時間足以保證在噴吹后從濾袋上剝離的粉塵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塵在脫離濾袋表面后又隨氣流附集到相鄰濾袋表面的現象,使濾袋清灰徹底,并由可編程序控制儀對排氣閥、脈沖閥及卸灰閥等進行全自動控制。
為了控制系統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排放,處理系統的四級破碎車間和分離器出口全部關閉,主要針對粗、半成品堆場、中間破碎、細碎、超細破碎車間、二級篩和三級篩調節場,關閉落料點粉塵排放量大的皮帶機機頭部分,同時在廢皮帶的下料噴嘴開口處安裝皮帶筒和霧化器,有效地限制了粉塵排放。 (2)系統實施生產線加濕方案和高空霧化處理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 生產線中石粉含量過高的干燥物料,在落差較大的部位容易產生沖擊性粉塵。 具體的管理措施如下: 向粗碎車間的放礦機進料口加水,以增加物料的濕度,從而減少粗碎車間的揚塵; 向粗碎車間的皮帶機頭部加水,以增加物料的濕度,從而減少一些半成品物料的揚塵; 在細碎車間的皮帶機頭部加水,以增加物料的干燥生產,提高物料的濕度,以確保企業砂產品的質量,同時減少粉塵; 在成品砂帶上通過高空霧化,減少主干道內的信息系統以及粉塵。
(4)選粉機改造除塵 由于漏風,分級機出砂口產生大量粉塵,造成粉塵污染。 (5)系統廢水處理 總耗水量約100m/h,其中70m/h 用于粗骨料沖洗,25m/h 用于噴霧降塵,5m/h 用于干骨料沖洗,由于廢水主要處理能力相對較小,廢水懸浮物含量相對較低,生產和生活污水研究采用自然沉淀池和人工沉淀池,首先通過化學添加解決工業廢水問題,上部用于水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