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中國,由于早期光伏跟蹤支架性能不穩定,以及政府補貼較高,因而固定支架在中國的應用比例較高,經過上面離散率數據我們能夠得到哪些啟示呢?山地光伏電站由于山地地勢復雜,存在東坡、西坡面和南坡面,不同的坡面可能坡度也不相同,形成組件布置的裝置朝向或傾角也不同,接入同一組串逆變器的各個支路電流也會有差別。
預應力管樁樁體采用工廠預制,樁身混凝土強度較高,養護條件好,鋼筋籠安裝準確性高,混凝土保護層控制效果好,有更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蝕性,樁身完整性好,管樁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樁體垂直度及平面偏差精度易于控制,在考慮施工成本及減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農光互補”光伏項目以原始地貌為主,必要時進行局部修整,預應力管樁結構與光伏支架采用焊接連接,在戶外條件下,對焊縫的防腐處理要求高,尤其在中國西南地區環境潮濕,焊縫更容易腐蝕。
因此在地坪標高不同但樁頂標高相同的條件下,對樁長及樁體入土深度的控制要求更高,難度也較大,錘擊預制樁施工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污染和振動,但相對于空曠的野外環境,噪聲污染及振動對環境影響小,微型樁施工工序基本與鉆孔灌注樁相同,但微型樁澆筑高度控制靈活,更適用于地坪標高不一致條件下的樁體頂標高控制,微型樁通過預埋立柱套管,并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將立柱固定在樁身之上,本身不產生新的焊縫,更有利于系統的整體防腐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