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炸性環境基本概念 爆炸性環境是指在大氣條件下,可燃性物質以氣體、蒸汽、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形式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引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境。 按可燃性物質的不同分為爆炸性氣體環境和爆炸性粉塵環境。 易燃易爆物質的燃爆條件 電氣設備周圍存在有一定數量的易燃易爆物質。 這些易燃易爆物質與空氣混合,其濃度在爆炸極限以內,并具有與電氣設備的危險因素相接觸的可能性。 電氣設備產生的火花、電弧或高溫熱量足以點燃爆炸性混合物。
對于電氣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的檢測主要參考的規律是故障浴盆曲線。當潛在的故障被檢測出來之后,再確定出進一步的檢修工作,確保在故障發生之前就能夠將其修復,從而確保設備安全運行,這才是最為關鍵的狀態檢修。 從一般的情況來定,需要有足夠長的檢測周期,從而有利于潛在事故惡化現象的監測,但是,對于檢測的間隔期,需要盡量壓縮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確保在故障發生之前就能夠將其處理完善,從而恢復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 對于電氣設備狀態維修的周期,需要考慮到經濟性與可靠性兩個方面。另外,在故障的監測當中,往往不能夠過于片面,需要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采用一定的手段相互配合,將多個影響因素進行中和,從而采用能夠將各個因素合理兼顧的一個周期。在其中較為有力的工具是模糊決策的絕對比較法,可以將電氣設備狀態維修的最佳周期計算出來。
決策分析就是從若干可選方案中選擇和決定最佳方案的一種分析過程。對電氣設備實施狀態維修,不僅要考慮技術方面的因素,還要考慮生產計劃、經濟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當電氣設備出現某種非緊急故障的情況下,是否需要立即進行檢修處理,不僅涉及對電氣設備實際狀態的判斷,而且還應根據電網實際運行情況以及實際生產情況和設備管理情況是否可以報廢等,提出維修計劃安排和維修方案,采用某種決策方法,通過對決策指標或決策目標的綜合評價,選擇最優或滿意的維修方案。決策分析的方法很多,應研究多種方法應用于電氣設備狀態維修決策的可行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