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損原因分析:首先,國內此類伸縮裝置用的邊梁、中梁多采用鋼板或型鋼焊接連接成異型件的組合結構,焊接質量較難保證;并且采用壓條(或夾片)和螺釘扣緊密封橡膠帶的做法,扣件容易銹蝕斷裂,造成結構整體性差,電焊工作量大,加上焊接工藝不過關,焊接質量較難保證,出現開焊或橡膠帶脫落甚至跳起飛出;其次,安裝這類伸縮裝置的預留槽口內,既有錨固箱,又布置了較多的錨固鋼筋,包括梁體內的主鋼筋和預埋的錨固鋼筋,給澆注混凝土帶來困難,容易出現空洞、密實度不易保證、強度不足等問題,使用中會出現咬口、裂紋、局部坑槽,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出現錨固部位全面破壞的嚴重問題。
棚蓋縫處理應充分考慮變形方向,以盡量減少不均勻沉降后所產生的影響,防震縫在地震設防烈度為7-9度地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需設防震縫:毗鄰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破損原因分析:橡膠條安裝時很難達到理想狀態;主要錨固件,與梁體的預埋件連接薄弱,加之鋪裝混凝土較薄,后澆混凝土面層多缺乏振搗,密度和強度都有一定的問題,造成兩側混凝土容易破損;錨固區混凝土與橋面鋪裝連接強度不足,由微小裂縫發展至局部碎裂、脫落。
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房屋毗鄰部分結構的剛度、質量截然不同,防震縫應沿建筑物全高設置,一般情況下基礎可以不分開,但當平面較復雜時,也應將基礎分開,縫的兩側一般應布置雙墻或雙柱,以加強防震縫兩側房屋的整體剛度,由于設置防震縫會給建筑的造價、構造和使用帶來相當的麻煩,因此應當通過對建筑的布局和結構方案的調整和選擇,是建筑的各個部位形成簡單、質量和剛度相對均勻的獨立單元,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盡量不設置防震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