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種還具有巨大的電腐蝕效率挖掘潛力的高頻控制技術。我們的技術,保守估計,領先國內技術20年。隨著我們新技術的推廣,即將觸發國內電加工行業深刻的變革,同時對國內電加工行業產生巨大的沖擊。三十年來,國內電加工設備一直工作在極低用電效率的工況下。雖然這三十年來經過無數前輩的努力,還是不能突破去掉限流,精準控制放電電流的技術瓶頸。無論火花成型機,無論火花穿孔機,無論快走絲線切割,無論中走絲線切割,概莫如是。究其技術原因,放電通道情況太過于復雜,不要說預測放電通道參數,連精確檢測都極其困難,這也是線切割取樣電路無一例外采用慣性環節的原因。然而慣性環節控制的是多個周期以前的通道狀態,以此作為當前進給量的依據和高頻信號放行依據,就必須讓鉬絲工作在遠離熔化點的地方,短路電流起碼要讓鉬絲在多個短路周期中不致于熔斷,于是,加工效率就停滯不前了。
石墨材料的機械加工性能好,切削阻力僅為銅的1/4,在正確的加工條件下,銑削加工石墨電極的效率是銅電極的2~6倍。石墨電極容易清角,可以將平時要由多個電極完成的工件設計成一個整體電極來加工。石墨材料獨特的顆粒組織結構,使得電極銑削成型后不會產生毛刺,對于復雜造型不便于去除毛刺的情況直接滿足使用要求,省去了人工對電極進行拋光的工序,避免了拋光導致的形狀改變、尺寸誤差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石墨是粉塵堆積物,銑削石墨時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因此銑削機床必須要有密封與吸塵裝置。如果需要使用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石墨電極,其加工性能就不如銅材料了,切割速度相比銅慢約40%。
目前全球知名的石墨供應商中不同供應商有多種不同牌號的石墨可供選擇。通常根據石墨材料的平均顆粒直徑來分類,顆粒直徑≤φ4 μm的定義為細石墨,顆粒在φ5~φ10 μm定義為中石墨,顆粒在10 μm以上定義為粗石墨。顆粒直徑越小材料的價格越貴,可以根據電火花加工要求與成本選擇合適的石墨材料。 綜上所述,在石墨電極的8項電火花加工特性中,其優勢明顯: 銑削電極效率均顯著優于銅電極;放電加工效率優于銅電極;大電極重量輕,非常適合;尺寸穩定性良好,薄片電極不容易發生變形;銑削電極沒有毛刺,自動化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