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镲很小,可以快速重擊演奏,尺寸在6到10英寸之間。除非你用相當大的力度去敲擊,否則重一些的水镲不會發出高而清脆的聲音。真正的薄水镲反應時非??斓模绻愕牧α刻^猛烈,它也會很快破裂。中國镲(Chinese cymbal)最早用于威嚇敵人和震懾那些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同行樂手。上翻的邊緣使中國镲能發出粗狂、奇特的聲音,這也是它具有攻擊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此基礎上,西方對中國镲進行了改良,制成了規則的、能發出更圓潤的聲音的镲(所謂的土耳其镲),沒有中國镲那么刺耳,但是很多方面都受到中國镲的影響。平镲沒有镲中,聲音精致,有很強的控制性。咝咝镲(Sissle cymbal)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發出咝咝的聲音,通常在镲的邊緣有兩個或多個鉚釘。還有為擊打樂器樂手制作的特殊的镲片,比如只有一個大的镲中的镲片、中國水镲、有孔的镲、方形镲中的镲片、帶鈴鐺的镲片等等。
通通鼓的錄制方法和軍鼓很相似,通常一個話筒5-8厘米高于鼓邊緣,指向鼓手的打擊點。電容話筒會拾取到不錯的鼓的瞬態打擊感,但是好的動圈話筒(特別是比一般的動圈高頻響應更好的)也是一個好的選擇。雙話筒拾音(上下鼓皮)同樣可以應用于通通鼓。加入一些體積感和共振(下鼓皮擺放10-15厘米),指向鼓皮的中心點。不過,兩個通通鼓之間放置一個話筒的方式是不推薦的(可能在擴聲現場我們會偶爾這么做),這樣兩個通通鼓都是偏軸拾取,會有比較臟的偏軸染色。而且一個話筒拾音,通鼓沒辦法用聲像電位器去進行處理。而八字形話筒也是同樣不推薦的,因為正負兩個區域的相位問題,和整個鼓組的相位問題統一調整會有沖突。
飛镲原以四對镲、一面大鼓、兩面大鐃為演奏樂器,镲既是樂器又是舞蹈道具,還配有紅綠色的綢帶等飾品。耍镲有多種特殊技法,主要包括淴镲、镲縷、掏镲、懷镲、分镲等,表演與大鼓、大鐃有機結合,在【吵子】、【幺二三】、【長量】、【進香】等鼓點中盡情舞耍。飛镲的表演動作包括老樹盤根、插花蓋頂、亮翅等,常用隊形主要有“圓圈”、“二龍吐須”、“交插”、“穿襠”、“眾星捧月”等。表演時動作大開大闔、剛勁有力,表演者不僅需具備強健的體魄,還要有弓背欠腰的武術功底,手、眼、身、步密切配合,方可產生協調統一的效果。漢沽飛镲表演以祝禱漁業豐收、歡送親人出海作業為目的,表現了天津地區漁民劈波斬浪、英勇無畏的氣概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大海的深情,具有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