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風鑼鼓演奏始于堯、舜時代,堯帝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舜作妻子,從此二女便以夫舜所在萬安村為婆家,以父堯所在羊獬村為娘家。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時,萬安村部落民敲鑼打鼓送行,羊獬村部落民敲鑼打鼓迎接。這種儀式經(jīng)過數(shù)千年流傳,演變成今天的威風鑼鼓。晉南威風鑼鼓主要流行于山西省臨汾市區(qū)及霍州、洪洞、浮山等縣。
西安鑼鼓生產廠家_陜西鐃釙批發(fā)_咸陽威風鑼鼓供應
威風鑼鼓是融樂、舞、技三者有機結合的綜合性鼓舞藝術。動作是鑼鼓表演藝術的基本功。講究“帥、漂、脆”。在表演中手、眼、身、步、頭幾個部位要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演奏者在敲擊大鼓、鑼、鈸中傾情舞動,把自己生命的律動和祈求豐收的愿望都融會于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齊劃一,氣勢磅礴,威風凜凜。強奏時,鼓聲震天,鈸光閃爍;輕奏時,又如春雨滋潤禾苗,給人們帶來愉悅與鼓舞,從而增強求得好年景的信念。正如《易·系辭》中“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的意境。
西安鑼鼓生產廠家_陜西鐃釙批發(fā)_咸陽威風鑼鼓供應
威風鑼鼓由鼓、鑼、鐃、釵四種樂器組合,是沒有弦樂參與的一種清音樂。威風鑼鼓有一整套豐富多變、能夠表現(xiàn)多種情感和氣氛的鑼鼓點,即鑼鼓經(jīng),它是演奏鑼鼓所要遵循的法則,民間藝人誦讀鑼鼓經(jīng)時,以特有的方言韻律,加上自身對鑼鼓音樂的理解,將譜子誦讀得津津有味。直到現(xiàn)在,一些村鎮(zhèn)的鑼鼓隊還延續(xù)使用很原始的記譜方式,它是威風鑼鼓幾千年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口傳心授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