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的帳篷的選購里面,我一向覺得應該按需選擇:先搞明白這個帳篷需要用多久,要做些什么樣的防護,要適用于怎樣的人群,還有需不需要遷移等,在救災的時候,不可能永遠都是災區,而也不是受災之后就一定要永遠住帳篷,所以這如果是在無雨季節,災后的帳篷基本上能維持10天左右就可以了,因為現在的政府工作都比較到位,在受災后半個月內基本上都能妥善安排,所以如果買太多的永性帳篷,反而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使用時長是一個考慮點。
等到主震過去的空隙盡快逃離室內,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待在室內安全的地方,要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如遇洪水包圍,無法逃離時,應冷靜,并積極尋找具有較大浮力的物品,快速轉移,如果洪水來勢兇猛,沒有足夠的時間轉移了,我們要立即爬上附近高大的堅固的,就帳篷的外形而言,常見的有五種:前后采用人字形鐵管作支架,中間架一橫桿連接,撐起內帳,裝上外帳即可,這是早期zui常見的帳篷款式。
帳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攜帶,到達現場后才加以組裝,所以,需要各種部件和工具,了解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使用方法,熟悉帳篷的構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帳篷,帳篷的安裝方法:先從外袋將帳篷取出,注意里面有2個黑袋子,大的里面是帳篷桿,小的是地釘和防風繩,然后將帳篷平鋪在地上,與帳篷裹在一起的釘袋、桿袋等配件先放一邊,將纖維桿的一頭插入帳篷底角的插入帳篷底角的棚圈里,再到另一頭(對角),一手拿著桿,一手拿帳篷的底角,慢慢地將桿拱起,帳篷撐起后再將桿插入底角的的棚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