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的帳篷的選購里面,我一向覺得應該按需選擇:先搞明白這個帳篷需要用多久,要做些什么樣的防護,要適用于怎樣的人群,還有需不需要遷移等,在救災的時候,不可能永遠都是災區,而也不是受災之后就一定要永遠住帳篷,所以這如果是在無雨季節,災后的帳篷基本上能維持10天左右就可以了,因為現在的政府工作都比較到位,在受災后半個月內基本上都能妥善安排,所以如果買太多的永性帳篷,反而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使用時長是一個考慮點。
沒有危險的物體上面作暫停避險,帳篷在設計上考慮到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款式,采用雙桿交叉支撐,拆裝都比較簡便,是目前市面zui流行的款式,采用三桿或四桿交叉支撐,也有的采用六桿設計,注重了帳篷的穩固性,是“高山型”帳篷的常見款式,撐起后像一條反扣過來的小船,又可分為二桿、三桿不同的支撐方式,一般中間為臥室,兩頭為廳棚,在設計上注重了防風流線,也是常見的帳篷款式之一,多用帆布做成,連同支撐用的東西,可隨時拆下轉移。
帳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攜帶,到達現場后才加以組裝,所以,需要各種部件和工具,了解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使用方法,熟悉帳篷的構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帳篷,帳篷的安裝方法:先從外袋將帳篷取出,注意里面有2個黑袋子,大的里面是帳篷桿,小的是地釘和防風繩,然后將帳篷平鋪在地上,與帳篷裹在一起的釘袋、桿袋等配件先放一邊,將纖維桿的一頭插入帳篷底角的插入帳篷底角的棚圈里,再到另一頭(對角),一手拿著桿,一手拿帳篷的底角,慢慢地將桿拱起,帳篷撐起后再將桿插入底角的的棚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