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專家估計,按多年平均將雨量計算,一間40m2的屋面,每年可收集20m3以上的雨水,可滿足4-5口之家枯水季節的用水需要。6000平方米水體,一個月就能循環一次,每個月能節約1萬噸水,扣去水泵的電費,一個月就少花兩萬元水費。 與國內外多家知名水處理企業、設計院、高等院校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運用領先科技致力于向用戶提供有效、方便、可靠的設備及服務,并提供滿足用戶實際需要的解決方案 。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學校、市政道路、廣場、會展中心、商廈、工業廠房、公寓酒店等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筑。公司秉承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創業精神, 在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和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引下以節水減排為核心,不斷完善目前建筑工程與市政排水管網存在的不足。
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珍惜每一滴水”這一句深入人心的口號,但有多少人真正切實去踐行了這個勢在必行的天條。水是生命之源,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又有多少人去深入思考這背后沉重深遠的意義!自從選擇水這個行業,我逐漸體會到了這個行業的偉大之處。我們要用這一生去詮釋水給我們帶來的福利。今天,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海綿城市中使用的一款雨水儲水設備---雨水PP模塊。 雨水管理系統我們把他分為雨水收集、雨水滲透及雨水調蓄三個方面。隨著人類城鎮化率不斷的提高,城市中的雨水排放問題逐漸成為了一個課題。一下雨就看海,一下雨就不能出行,一下雨就可能有災害。國家對此甚至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這個宏偉的目標。對此,從事雨水管理的行業工作者發明了地下儲水滲透空間的設備---雨水PP模塊。
雨水PP模塊在國際上使用的年限已經達43年以上。經過了多次的升級換代,也產生了各種形式的PP模塊。目前市場主流的模塊主要分為插片式、金字塔式、通道式、柱狀式及九宮格式五種形式。 插片式模塊主要應用在澳洲,最大的特點是模具成本較低、運輸成本適中,具有相對較好的側向承壓力(相對柱狀模塊而言)。因開發成本低廉,在中國剛開始作為蓄水池使用時,受到了大多數商家的青睞,也廣泛使用在雨水水池的建設中。但插片式PP模塊最大的缺點是垂直成壓力低,一般使用七大板,四小板的模塊最高也只能達到280KN/m2,有的項目開發商成本給的低時,部分商家只用五大板,四小板使用在項目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同時插片式的模塊拼裝復雜,每個立方的材料成本較高,也是其中一個缺點,常規統計每個立方重量都會在65KG左右(280KN/㎡承重);隨著市場的發展,行業競爭的增強,插片式成本高的缺點組件不適合市場的價格變化,部分廠家為了追逐利潤化采用較差的PP回收材料,易碎、運輸途中破損、安裝時折損率過高的現象層出不窮,隨著市場的發展,蓄水的容積不斷增大,插片式模塊逐步被其他模塊代替了。當然插片式模塊如果每個立方采用75KG以上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