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過程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傳遞現象同時存在,如氣體增減濕等,化工熱力學是單元操作和反應工程的理論基礎,研究傳遞過程的方向和極限,提供過程分析和設計所需的有關基礎數據,它們從石油、煤、天然氣、鹽、石灰石、其他礦石和糧食、木材、水、空氣等基本的原料出發,借助化學過程或物理過程,改變物質的組成、性質和狀態,使之成為多種價值較高的產品,如化肥、汽油、潤滑油、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燒堿、純堿、水泥、玻璃、鋼、鐵、鋁、紙漿等等。
化學生產技術通常是對一定的產品或原料提出的,例如氯乙烯的生產、甲醇的合成、硫酸的生產、煤氣化等,現代化學生產的實現,應用了基礎科學理論(化學和物理學等)、化學工程和原理和方法、以及其他有關的工程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在生產和科學的長期發展中,化學生產逐漸從手工藝式的生產向以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現代生產技術轉變,在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有工業化學和化學工藝學,兩種課程僅在名稱上不同,其內容均與上述化學生產技術的一般內容大體相似。
它以物理學、化學和數學的原理為基礎,廣泛應用各種實驗手段,與化學工藝相配合,去解決工業生產問題,生產規模擴大和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徑是裝置的放大,節省投資,降低消耗,減少占地,節約人力,這種起源于放大過程的效應,長期以來被籠統地稱作“放大效應”,它包含了很多已查明或未查明的物理因素(或稱工程因素)的影響,化學過程是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反應過程,如柴油的催化裂化制備高辛烷值汽油是一個化學反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