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脫水設備操作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電力:電力裝備方面的工作,只準由電工或電工帶領和監督下的受過培訓的人,按照技術要求去做。機器的電力裝置應定期檢查。缺陷(如松了的接頭和包皮損壞了的電線)應立即請電工排除。氣動:所有管道,膠管和螺絲箍都應定期檢查。如有漏氣和外部損壞等,應立即更換。氣動管道的鋪設安裝應符合技術要求。注意管道不要接錯。開關和膠管的長度質量應符合要求。預處理過的物質由傳送帶連續加載到上層濾帶。污泥被均勻地鋪在濾帶的預定寬度上。根據污泥的脫水性能和預定的處理速度,可以通過給料閘口控制料層厚度。通過內裝的障礙物(隔塊),生成的泥餅不斷地重新堆積,使泥餅表面不留水分。由于泥層剝離,濾帶上會出現空隙,使絮化分離出的水分可以很快流走。
污泥脫水設備的保養:污泥脫水機處理能力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結合污泥流量、絮凝劑流量和差數度進行調節,避免由于負荷突然增加造成設備過載使系統頻繁波動和影響處理效果,同時又能夠實現較大的設備處理效率。污泥濃度發生變化要及時調整絮凝劑流量和差速度,既要保證處理效果又要避免浪費;污泥流量加大或污泥濃度增加,絮凝劑流量跟蹤增加,差速度相應加大;污泥流量下降或污泥濃度降低,絮凝劑流量跟蹤降低,差速度相應減少。絮凝劑沒有較好,只有較適合,絮凝劑型號和消耗量既取決于藥劑的品質與污泥性質的匹配,也取決于與設備結構類型和運轉工況的匹配,只有三者得到較佳的運轉組合,才能實現較低絮凝劑消耗情況下,較佳的處理效果和較高的處理效率。
泥餅干度表現要結合扭矩數據來確定較佳差速度數值范圍,原則上在不造成離心機堵塞和滿足處理能力情況下盡量使用較低差數度來實現更好的處理效果和節省絮凝劑消耗。所有現場管理和操作人員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不斷觀察、及時調整和善于總結,盡可能在可能發生的各種變化中尋求所有工況參數較佳的、相對穩定的完美配合。一般情況下,這種觀察和調節較好1~2小時就應該進行一次,要嚴格避免開機后就將設備運行工況參數堅持很久或一個班次而不進行任何調整的局面出現,現場的操作人員懶惰或責任心不強是造成污泥脫水車間長期運行效率不高、處理效果波動大和藥耗浪費的主要原因之一。經常檢測脫水機的脫水效果,若發現分離液(或濾液)渾濁,固體回首率下降,應及時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措施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