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末端環節—污泥脫水,也就是污泥干化。首先談一下市政生活污泥脫水,一般而言,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90%為生物污泥(也就是二沉池剩余的那一部分),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粘性,必須依托助凝劑絮凝以后才能壓榨出來,這就要用到聚丙烯酰胺(PAM),而PAM又分為三種類別,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綜合實驗表明,生活污泥脫水更適合利用陽離子型,脫水效果好,性價比相對高一些。 市政污泥脫水機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注意觀察進泥量的大小與加藥后的混凝效果;要看過濾床上泥層的厚度,是否過多、是否有混合液從泥床留下來到底層; 觀察壓出來的污泥泥餅厚度,污泥的干濕如何,濾網與污泥是否有絲狀的PAM(一般認為是PAM投加過量導致)。分析以上幾個情況以后再根據情況對進泥量以及藥劑頭投加量及時調整,保證污泥含水率達到70%左右,避免增加污泥處置成本。
泥漿脫水設備操作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電力:電力裝備方面的工作,只準由電工或電工帶領和監督下的受過培訓的人,按照技術要求去做。機器的電力裝置應定期檢查。缺陷(如松了的接頭和包皮損壞了的電線)應立即請電工排除。氣動:所有管道,膠管和螺絲箍都應定期檢查。如有漏氣和外部損壞等,應立即更換。氣動管道的鋪設安裝應符合技術要求。注意管道不要接錯。開關和膠管的長度質量應符合要求。預處理過的物質由傳送帶連續加載到上層濾帶。污泥被均勻地鋪在濾帶的預定寬度上。根據污泥的脫水性能和預定的處理速度,可以通過給料閘口控制料層厚度。通過內裝的障礙物(隔塊),生成的泥餅不斷地重新堆積,使泥餅表面不留水分。由于泥層剝離,濾帶上會出現空隙,使絮化分離出的水分可以很快流走。
帶式脫水機脫水處理:化學預處理脫水:為了提高污泥的脫水性,改良濾餅的性質,增加物料的滲透性,需對污泥進行化學處理,本機使用獨特的“水中絮凝造粒混合器”的裝置以達到化學加藥絮凝的作用,該方法不但絮凝效果好,還可節省大量藥劑,運行費用低,經濟效益十分明顯。重力濃縮脫水段:污泥經布料斗均勻送入網帶,污泥隨濾帶向前運行,游離態水在自重作用下通過濾帶流入接水槽,重力脫水也可以說是高度濃縮段,主要作用是脫去污泥中的自由水,使污泥的流動性減小,為進一步擠壓做準備。楔形區預壓脫水段:重力脫水后的污泥流動性幾乎完全喪失,隨著帶式壓濾機濾帶的向前運行,上下濾帶間距逐漸減少,物料開始受到輕微壓力,并隨著濾帶運行,壓力逐漸增大,楔形區的作用是延長重力脫水時間,增加絮團的擠壓穩定性,為進入壓力區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