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數據采集涉及傳感器、RFID、多媒體信息采集、二維碼和實時定位等技術,網絡層:實現更加廣泛的互聯功能,能夠把感知到的信息無障礙、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進行傳送,需要傳感器網絡與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相融合,無線傳感器網絡(WSN)是由大量傳感器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網絡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息,它能夠實現數據的采集量化、處理融合和傳輸應用。
IPv6是互聯網協議第四版(IPv4)的更新版Pv6支持2^128(約3,4×1038)個地址,這等價于在地球上每平方英寸有4,3×1020地址(6,上述計劃的共同點是:融合各種信息技術,突破互聯網的限制,將物體接入信息網絡,實現“物聯網”;在泛在網絡的基礎上,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從而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產業的發展正在由信息網絡向全面感知和智能應用兩個方向拓展、延伸和突破。
物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物聯網的特征,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是物聯網的核心,智慧城市建設,在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智慧城市建設對于方便人們生活、提高人們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為師生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將信息服務整合到學校應用和服務領域,互聯協作;為學校與外界提供相互溝通、相互感知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