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直流充電樁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可以提供足夠的功率,輸出的電壓和電流調整范圍大,可以實現快充的要求,前市面上的便攜式充電槍主要的充電模式,和模式1的區別就是加上了一個保護裝置,也就是適配器,同時通過控制導線與車輛建立通信,可以在車輛和充電器之間交換充電參數,隨車充一般采用該模式,充電電流較小,一般為8-16A,交流電動汽車充電樁,是電動汽車慢充使用的,固定在電動汽車外面,連接著交流電網,是為電動汽車車載充電機提供交流電源的供電裝置。
充電樁設備本身并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競爭差異主要體現在所生產設備的穩定性、兼容性、成本的控制、品牌口碑和招投標能力,功率動態分配很先是某公司提出來的,每兩個模塊后面用一個功率繼電器,可以把這兩個模塊投在左槍也可以投在右槍使用;后來另外一家公司提出新的名詞柔性充電,需要大功率充,電流很大的時候,將其它模塊投過來使用,小車來的時候可以分開使用,這樣做是有一定的道理;柔性在電網中有加大功率這樣一層意思在里面,所以提出柔性充電概念也說的過去。
根據充電功率的不同,可以將充電樁分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兩類,由于直流充電樁的建設成本較高、建設面積較大、不夠靈活等多方面多方面因素,市場上目前交流充電樁的占比仍然較高,為了實現這個充電過程,充電樁在功能上就需要有“直流充電模塊”提供直流電源;需要有“充電樁控制器”控制充電模塊的“開機、關機、輸出電壓、輸出電流”;需要有“觸摸屏”作為人機界面下發指令,通過控制器將“開機、關機、輸出電壓、輸出電流”等指令下發給充電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