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客戶提供的教材印刷小樣進行顏色預檢時,如果印刷小樣的印刷效果接近屏幕的軟打樣效果,并且在打版時圖文的排版方式沒有變化,則可以使用教材印刷小樣進行配色。
如果客戶提供的教材印刷樣張和屏幕軟打樣的效果對比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深淺和偏色。這時候就需要對打印樣張上的測控條進行測量,通過測量的數據來判斷打印樣張。
如果教材印刷樣張與屏幕軟打樣結果深度不同,可以通過測量印刷樣張上圖文附近的黑、藍、紅、黃實心色帶的密度值作為參考來判斷顏色是偏深還是偏淺,并注意檢查印刷樣張同一縱向位置的圖文是否有相同的偏色趨勢。如果密度與公司生產標準不同,且教材印刷樣張同一垂直位置的圖文有相同的偏色趨勢,則可作為配色。如果同一縱向位置的印刷樣品偏色趨勢不同,不建議作為配色樣品使用,但在作為配色樣品使用前,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前調整。
首先測量印樣上K、C、M、Y各色階的網點擴大,并與ISO 12647-2、G7或公司網點擴大標準進行比較。你也可以通過比較電子文件上每個灰度的點尺寸和打印樣本上的點尺寸偏差來做出判斷。
然后,通過Harmony等軟件提前校正印刷補償曲線,使輸出文件能跟隨色樣。這種方法要求操作者對公司印刷設備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印刷補償曲線很難一次校正,所以對操作人員的經驗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