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基礎
農田生態系由栽培植物(寄主)、害蟲、環境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3個基本要素組成。
寄主是害蟲賴以生存和繁殖的物質基礎,又是害蟲棲息場所,與害蟲互為環境,又共同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當環境適宜于害蟲發生,就會形成猖獗為害,否則種群發生受到抑制。
二、防治方法
1.改革耕作制度:(合理套種、間種,誘集作用或驅避作用)。2選用無蟲種苗和抗蟲品種:(不選擇性、抗生性、耐害性)。
3.合理灌溉和施肥,提高抗蟲能力︰(改善作物的營養條件、惡化土壤中害蟲生活條件、直接殺死害蟲)。
4.調節播種期和收割期︰(避害作用,切斷食物鏈)。
5.清潔田園,加強田間管理∶(精選良種、及時培土、適時灌溉、及時中耕、頂摘心等)
三、防治作用
直接殺滅害蟲、切斷食物鏈、耐害和抗害作用、避害作用、誘集作用、惡化害蟲生境、創造天敵繁衍的生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