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的三個時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改善厭學的孩子的人際關系。由于性格原因,有的孩子人際關系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之后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心理。如果孩子沒有人際關系上的困擾,那是很好的。如果有,父母要幫助孩子積極改善人際關系,這樣孩子在學校的心情才會愉悅,才會關注到學習。 幫助厭學的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家長教育叛逆孩子的辦法: 1、小孩叛逆怎么辦: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學著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2、小孩叛逆怎么辦: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 理解不等于不立規矩,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對于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定,我不再不由分說地“強制執行”,而是找出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3、小孩叛逆怎么辦:給情緒找個宣泄口。 教育專家認為,很多時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是為了宣泄不良情緒或不安感。鑒于此,如果孩子再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責罵或體罰他。 4、小孩叛逆怎么辦:尋找孩子的良好表現 表揚能間接地讓孩子明白是非,所以要留心孩子的一些良好表現,及時地提出表揚。 5、小孩叛逆怎么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既然孩子處于逆反期,有些事家長就不要再做硬性規定,而是有條件地讓孩子享受民 ** 利。 6、小孩叛逆怎么辦:不處處約束 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處處約束他,對他的行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