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然散落在四川城市周邊的各個角落,但每到春節旺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行蹤:隨團外出制作彩燈,造型鉗工就是負責將平面圖片中的立體人物、立體元素通過自身的造型技藝轉換成三維立體花燈實物架子的鉗工師傅,四川的彩燈造型鉗工一般有至少兩個級別:初級造型鉗工和級造型鉗工,一般高的彩燈造型師傅幾乎都會有5年及以上的彩燈制作造型經驗,他是美工平面放樣后轉化成彩燈立體部件的工藝大師,對仿真人物、龍頭、機器人、復雜的卡通動漫等的彩燈部件造型有相當出色的立體造型表現。
由此看來,在四川彩燈設計和制作中相當數量的變形、變色,都是用夸張的手法來實施和完成的,另外,成都彩燈所反映的內涵不同,造型千差萬別,設計思路及方式方法也應隨之變化,例如:文字造型彩燈、建筑造型彩燈的設計就各有側重,例如:西瓜造型彩燈,多是從完整的西瓜著眼,如果打破這常規思維,搞個能暴露出紅瓤黑籽的西瓜造型彩燈,既增添了暖色,四川彩燈設計打破了瓜皮墨綠色的沉悶,營造出“點紅”的意境,又形成了舍去部分反倒更好的效果。
夸張本身就是變形的種手段,夸張實際是對所反映對象的個性特征而言的,找不到反映對象的個性特征,就談不上夸張,如果將個物體的非本質的東西進行了夸張,就會使這物體變為其它物體,從而失去了夸張變形的意義,所謂“動”多表現在彩燈的某個局部,做些簡單的、往復的動作,以此來強化彩燈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這些效果須是以美的、準確的彩燈造型為基礎、為根本,如果沒有好的造型,即便是能動、能發聲,也不能算作個好的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