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按工藝和內在質量可分為簡單提取物、量化提取物、標準化提取物、純化提取物;按產品形態(tài)分類為固體提取物、液狀提取物、軟提取物等;按組方和性質分為單味藥提取物、復方中藥提取物、組分提取物。植物提取物市場發(fā)展歷程20世紀80年代初,基本完成工業(yè)化的歐美等發(fā)達國家掀起了回歸大自然的潮流,人們對具有副作用的化工合成產品關注度和排斥度逐漸上升,對天然、安全的植物提取物好感回歸、大為推崇,行業(yè)應勢興起。1994年,美國頒布了《膳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正式認可接受植物提取物作為一種食品補充劑使用,植物提取物行業(yè)迅猛發(fā)展起來。我國中醫(yī)歷史悠久,醫(yī)藥人員自古重視對植物的性狀、藥性的分析。至20世紀70年代,國內部分制藥廠開始采用機械設備提取植物成分,但這只作為藥品制造的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并未發(fā)展成一個獨立行業(yè)。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對外貿易開始興旺,受政策制約較少的植物提取物行業(yè)開始發(fā)展起來。
01三七/人參提取物我想你一定聽說過“科學家發(fā)現(xiàn)刷洗人參的工人都有雙白白嫩嫩的手,受到啟發(fā),努力把人參和護膚品結合到一起”的動人故事。人參的根、莖、葉、果,以及人參屬其他植物(比如三七、西洋參)中,含有人參皂苷和其他活性物質;不同植物、不同部位中,活性物質的種類和含量都不一樣,也使得本屬各種植物的提取物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人參皂苷通過抑制氧自由基和金屬蛋白酶活性,體現(xiàn)出了抗氧化和抗炎的效果[1]。最近“微炎癥”的概念很火,大意是說,環(huán)境壓力、不良作息、日光照射等不利因素,會帶來皮膚中微小的、肉眼不可見的炎癥,而它們會導致分子和細胞層面的生理變化;這些微小改變聚沙成塔,最終會導致肉眼可見的皮膚變化,從變黑長色斑到松弛出皺紋。修護皮膚的手段之一,就是用抗炎成分,緩解皮膚微炎癥。人參皂苷有促進燒傷部位出現(xiàn)新生血管的作用[2],因而也有相應護膚專利認為它可以加強皮膚血流、改善皮膚營養(yǎng),讓膚色更紅潤可愛。也有關于它美白、抑制皮脂等作用的報道。02甘草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比如甘草酸、甘草次酸、光甘草定。
倒捻子提取物“倒捻子”是啥?如果說“山竹提取物”,是不是感覺更耳熟了?山竹提取物中包含α-倒捻子素,β-倒捻子素,γ-倒捻子素等等。除了抗氧化、抗炎之外,3種倒捻子素,尤其是α-倒捻子素,還可以抑制皮膚中的明膠酶活性[3]。明膠酶是會降解明膠的,明膠被降解了皮膚彈力就會下降啦。06白池花籽油我們一起來斷句:白/池花,不是“白chi/花”。顧名思義,這是用白池花的種子榨出來的油。與其他的植物油一樣,它在護膚品中也承擔著保濕、協(xié)助修護皮膚屏障的重任。但它在近年來能在各大高端護膚品中出現(xiàn)頻率越來越高,那必然也是自有獨到之處。比如說精制過的白池花籽油沒有味道(不像芝麻油),不油膩(斜眼看椰子油),雖然含有98%以上長鏈的不飽和脂肪酸,但是卻不容易氧化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