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是當今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抓手。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hina Manufacturing Maturity Model),簡稱“CMMM”,便是用于實施智能制造過程改進提升的成熟度模型。
CMMM覆蓋了人員、資源、技術三個基礎要素和制造要素(包括產品的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的全生命周期)。
CMMM 發展歷程
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提出“智能制造、標準先行”的指導思想,為解決標準缺失、滯后以及交叉重復等問題,提出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需求。
2016年,為確保對標準的準確理解與有效應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研究提出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白皮書(1.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在對國內外相關成熟度模型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智能制造的特點和企業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的一套方法論。
CMMM給出了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要達到的階梯目標和演進路徑,提出了實現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特征和要求,為內外部相關利益方提供了一個理解當前智能制造狀態、建立智能制造戰略目標和實施規劃的框架。
2020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標準規定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構成、成熟度等級、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明確了標準應用范圍和使用方法,可用于制造企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第三方開展智能制造能力的差距識別、方案規劃和改進提升。
2022年,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編寫了《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研究報告:能力成熟度》(簡稱“CMMM 2.0”),于11月23日在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主論壇上正式發布。
CMMM能夠幫助企業了解當前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和智能制造實施成效,如果制造場景需求和業務目標未得到滿足,CMMM可以有效指導企業實施智能制造建設從而提升和優化制造過程,該理論模型可以應用于不同生產組織模式、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制造企業。
CMMM 發展作用
CMMM共分為 5個等級,等級又劃分為CMMM預定義的成熟度等級和用戶自定義的能力度等級。每個演進的等級都是在之前的等級上增加新的要求或提高智能化程度,從而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水平。
CMMM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當前,全國有來自 1200家制造企業的 4000余位學員系統學習 CMMM的應用方法,涉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 30余個行業,全部參與到企業內部智能制造過程改進工作,基于 CMMM思想幫助企業穩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水平。
CMMM賦能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5萬余家企業通過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自診斷,全面掌握自身智能制造能力短板,快速找準下一步發力方向。300余家企業通過專家現場評估,獲批可靠可信的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級認定,同時借用外部智囊強大力量,開展多視角深度剖析、同行業橫向對比、跨部門現狀診斷,破除企業轉型障礙,提高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
CMMM加速解決方案落地應用。解決方案服務商以 CMMM20個過程域為依據,為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制造企業快速適配智能場景,不斷提升解決方案的可復制性和可操作性,最終形成標準化的咨詢規劃方案、集成實施方法和監理驗收準則。
CMMM支撐政府科學精準施策。國家《“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顯提升的轉型升級目標,引導各地以國標為基準遴選試點示范。
江蘇、山東等 10余個地區基于平臺開展智能制造水平摸底,科學規劃產業政策。浙江、福建等 20多個地區通過工業用地支持、貸款貼息、評級獎勵和智能化技改項目補助等方式獎勵支持優質企業。30余個地區的智能化診斷服務項目提出智能制造評估師資質和服務資質要求。
CMMM 申報須知
目前我國申辦企業分布地域主要以江蘇省為主,覆蓋行業數量31類。
申請CMMM評估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申請評估的企業應在國家標準GB/T 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規定的制造業范圍內,企業應處于正常生產經營狀態,同時具備生產活動必需的人員、設備、車間、廠房和工廠等資源;
2.具備生產制造活動的組織均可提出CMMM評估申請;
3.組織包括獨立法人和非獨立法人組織(分公司、事業部、特定的車間/工廠)。
CMMM評估流程整體分為四個階段:提交評估申請、預評估、正式評估、發布評估結果。
注意事項:
首次申請評估的企業,建議從成熟度二級或三級開始申請;
通過標準符合性評估已達到成熟度二級、三級后滿一年的企業,可申請高成熟度(四級、五級)評估。
申請高成熟度(四級、五級)評估的企業必須由高成熟度主任評估師主導評估實施活動。
首次申請高成熟度等級的企業被視為風險極高的項目。